在今年的4月10日,和平县的上陵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笋加工产业展示活动。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怎么样做“挖笋—运输—加工”的全流程演示,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当地在推动竹产业升级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这场活动的亮点,便是那台竹林中的“小火车”和飞翔的无人机。你能想象吗?传统的竹产业正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下过雨的上陵镇,翠山竹海森林公园里一片雾气氤氲,村民们在竹林间熟练地采挖着刚破土而出的春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上陵镇引入了新的运输方式:竹林轨道“小火车”和无人机运输系统。想象一下,笋农把刚挖的竹笋装进车厢,“小火车”沿着山间轨道平稳下行;而在那些坡度陡峭或无别的机械覆盖的区域,无人机则灵活快速地运送竹笋,运输效率竟然提升了超过10倍!
叶敏是上陵镇绿竹强村公司的负责人,他兴奋地表示:“以前背笋下山要花两个小时,现在10分钟就能送到加工坊。”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飞跃啊!他所提到的“小火车”一次可以载800斤,而无人机的承载量则是200斤。还有那“爬山虎”履带式运输车,专门负责运输肥料,能够一次性运送1吨货物。想象一下,以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现在却被高科技搬上了轨道,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可以说,上陵镇的竹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根据统计,目前该镇的竹库存量已超越2400万株,每年能产出400万根毛竹,年产值可达6500万元。而在全镇,有笋竹加工公司5家,成为了全县乃至全市的“毛竹重镇”,更是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逐步发展竹产业,上陵镇最近启动了“千亩示范,万亩经营”的示范竹林建设项目。以绿竹强村公司为主体,该项目流转经营1万亩竹林,致力于重点建设1000亩的笋竹两用丰产高效示范竹林。此外,镇子还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例如竹山林道、灌溉设备和机械设备等,甚至还修建了40公里的林道和20个灌溉系统,充分的利用现代化设施来提升生产效率。
当我走进山下的标准化加工坊,看到清洗、蒸煮、冷却、压榨、烘干等生产线齐齐运转,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自豪。“我们依靠的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上陵镇的负责人如是说道。
更令人振奋的是,上陵镇的绿竹强村也引进了福建永安所独特的乳酸发酵型白笋干制作流程与工艺与技术,慢慢的开始投产运营。如今,每年可加工鲜笋50万斤,其中30万斤加工成笋干,年产值约70万元,净利润达到15万元,更是直接带动了约100人就业。试想,这里每一根竹笋都在为村民的生活增添色彩,竹笋不单单是农作物,更是一条生命线!
未来,上陵镇不仅仅要做好竹笋加工,发展毛竹产业,也要积极探索竹产业特色发展路径,推动竹笋加工、竹材加工、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上陵镇负责人坚定地表示:“我们要通过小竹子实现‘绿富双赢’目标,让竹资源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绿色银行’!”这不禁令人感慨,土地与自然所赋予的,不单单是生存的土壤,更是发展与希望的源泉。
从这场展示活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新兴起的产业的雏形,更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乡村振兴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简单的空谈,而是扎扎实实地将科技与传统相结合,把每一份资源都运用到极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上陵镇竹产业能在这条新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你会发现,那一片片竹林,犹如希望的海洋,蓬勃向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Copyright© 2021 竞彩官网最新消息_中国竞彩足球官方网站鲁ICP备20000566号-1 技术支持:中国竞彩足球计算器胜平负